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

專訪名媛攝影師-陳星伊



那麼,從紐約回到台灣的星伊,難道沒有文化衝擊嗎?「價值觀、文化觀感等各方面當然有所差異,但對我來說卻不是太大的問題,因為無論到哪我都在發現生活中最美好的那一面。」她也提到,世界瞬息萬變,你永遠不會知道地球另一端的某個角落發生了什麼事情,除非你曾經拍了下來。在她眼中,沒有不美的女人。每個時期、每種特質的女人,都有她的美麗之處。「不知道為什麼,我對女人特別有感,只要是女性我都覺得很美。如同法國人所說:當一個人有特色,你就是獨一無二,那就是一種美。」相較於西方,東方或是說台灣人的審美觀,以及對「美」的認知及定義有哪些不同呢?應該這麼說,台灣人普遍將認定的美作為一個範例,多數人極力追求的便是那範圍之內的美。但星伊認定的美不該是有所區隔、規範,而是需要從各個角度去想像及欣賞的。「我希望自己能藉由攝影者的獨特視野,讓大家發現『啊!原來這也可以是一種美。』」
剛到台灣的她,從服裝型錄開始拍起,這也考驗她在短時間內,將想像畫面快速且有效的執行能力。講究拍攝氛圍的她,不光只是引導被攝者進入情境,自己也幾乎身歷其中。怎麼辦到的?「身為一個攝影師,如果你不能對你所拍攝的對象物非常有感的話,那怎麼拍都無法拍到感動人的作品。」每個人對於特定的對象物,皆有不同的喜好程度「就像我喜歡拍攝女人,有些攝影師拍鞋子或是其他靜物拍得特別好,每個人的專長及特質當然也不會相同。」她緊接著提到,可惜的是這些攝影師們常為了因應市場所需,除了無法發揮自己所長,甚至喪失最初對於攝影工作的理想與熱情。這個現象也驅使她計劃成立一個視覺整合平台,為的是彙整各領域的攝影師,而所謂的「個人風格」就是他們最好的利器。她呢則是依照客戶的各自需求,從中挑選出最適合的攝影師執行。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特質,若大家的作品都呈現一樣的style,那怎麼會有趣呢?」
對此,她也提出「從眾效應」(Bandwagon Effect)的論點,強調「個人思考」的重要性。當過度在意群眾、團體的選擇與看法時,個體的思考行為便會停止進行,取而代之的則是「盲從」。然而,這不也是每個創作者所該警惕的嗎?「別輕易停止思考,因為思考是創造的重要關鍵。」面對日新月異的時尚市場,靈感從哪來?星伊說,大量的閱讀對她來說便是最好的靈感來源。她讀Pixar的創意哲學,也讀《窈窕淑女》的美麗蛻變。美國黑白風景攝影師 Ansel Adams、英國肖像攝影師 Cecil Beaton以及獨具優雅風格的美國攝影師Lillian Bassman等作品,更成了她攝影創作的參考指標。如同星伊即將在第二屆EIPA攝影高峰會的演講主題【攝影不能只靠直覺,更需要眼界及創意的累積】;實際上,我們所認定的「直覺」不若反射動作那般容易,背後所乘載的努力,往往是超乎一般人想像的。當經驗累積至一定程度,思維不再受限於固定邏輯時,自然而然就成了直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在她的作品裡她就是王!怪誕少女宮崎いず美的自拍世界

最近在網路上,有個日本女孩的照片被世界各地的網友們紛紛轉載,這個女孩不是特別漂亮、也不是甚麼大明星,但你看過她的自拍照後,絕對會留下難忘的深刻印象——她就是 宮崎いず美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