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街頭藝術讓更多人開始創作藝術!
街頭藝術起源於塗鴉,六零年代甚至更早之前,塗鴉是中下階層發聲的管道,而隨著簽名者加入更多創意,作品漸漸地藝術化,才出現我們現在看到充滿色彩的塗鴉。(藝術化的界定見仁見智,許多塗鴉人稱最剛始的簽名,也算是行動藝術、表演藝術。)而過去塗鴉人們在街上不屈不撓的奮鬥,讓塗鴉的美學最終被大眾發掘。雖然塗鴉依然深具爭議,但是隨著塗鴉藝術化、Banksy效應(Banksy成功地打入當代藝術),大眾開始感覺到以前醜惡的塗鴉,竟然有些深具內涵且繪畫技巧出眾,甚至有些還價值連城!!!這些種種的因素,讓塗鴉文化開始變形,一部分hardcore的塗鴉依然被以地下的方式保留起來,而一部分的塗鴉變成了我們現在觀念中的Street Art。而這些從街頭起家的街頭藝術家,在,也開始向當代藝術蜂擁而上,和高學歷的"皇家藝術家"搶食當代藝術這一塊大餅。在過去還會有許多學者爭辯塗鴉是不是藝術?但是在今天"街頭塗鴉是一種藝術",已經變成了一種人們反射性的常識。
*人們開始討論街頭藝術!
在過去,誰是所謂"評斷藝術"的人?想當然爾是藝評家,而今天評比街頭藝術的卻是一般的民眾。而街頭藝術家來自街頭,來自民眾,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淺顯易懂,有時是一隻動物,時而是一段故事,讓人一目了然。沒有高深的學問和理論,單純地圖像卻神奇似的啓發了民眾的美感。人們在街頭藝術當中,打開五感就能接受到街頭藝術家所創造的異想世界,是最最最最純粹的藝術,最發自內心的美,且來者不拒,今天不管是街上的遊民,還是坐豪華禮車經過的富人,在面對牆上的畫都能夠以相同的心情欣賞,甚至被感動。而對於某些居民來說,甚至喜歡、歡迎塗鴉來豐富他們的生活,人們的心又回到在地的感覺,時而討論東街牆上多了隻動物,西街地上多了個雕塑品。塗鴉與街頭藝術就是這樣子不知不覺地被人們接受了,而居民也樂於環境變的如此有趣。塗鴉藝術的零距離,讓民眾不用老遠跑到美術館,才能享受(看不懂)的藝術。
*一般人開始收藏藝術!
而塗鴉與街頭藝術的收藏從Keith Haring、Jean-Michel Basquiat開始,直到現在的Banksy到達了高鋒。八〇年代時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沒事去買一個街上隨便一個人的作品,許多人會認為這就像是把錢丟到水裡,因為塗鴉是不具金錢價值的藝術。但是從Banksy之後,人們看到街上的東西可以比主流藝術家更值錢,甚至超越Andy Warhol!人們開始注意街上的藝術!藝術投資是中產的興趣,但是小編看到更多民眾是以"單純"喜歡的心收購塗鴉畫作。這些新興的藏家有些是藍領,有些甚至是遊民,但他們樂於收藏藝術,無論這些作品是否會增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